中国水产网 - 水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资源捕捞 | 水产加工 | 鱼病鱼药 | 渔业设备 | 市场商贸 | 营养饲料 | 渔业管理 | 渔业信息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珠海斗门: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构建百亿级水产品产业链
L.biz | 商业搜索

珠海斗门: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构建百亿级水产品产业链

信息来源:shuichan.biz   时间: 2022-07-20  浏览次数:12

   “白蕉海鲈”养殖基地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安排之一:以斗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

  据此部署,这块312平方千米的岭南沃土,明确了要担负的使命和职责。

  2011年成立的斗门生态农业园,包括莲洲镇、白蕉镇和斗门镇部分区域。经过十年发展,这里焕发出无限活力,在自然禀赋之上展现新面貌新作为,斩获10项国家级荣誉。

  阳春三月,万物竞长。在水产板块,斗门生态农业园今年又有哪些规划部署呢?

  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

  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内,已经进入建设阶段的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铆足干劲,推动项目朝着今年启用的目标前进。

  按照规划,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将建设成为集工业旅游、水产加工、冷链物流、科研一体的综合体验生产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11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用1年时间建设,投产后将实现日产量12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届时,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的冷库储存总量可达21.25万吨,有望成为珠三角最大冷链物流基地,进一步擦亮珠海‘中国海鲈之都’的品牌。”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是斗门做好“一条鱼”文章的重大基础性工程之一,已累计吸引近20家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企业入驻。“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将建设36万平方米的各类水产品深加工厂房,并配备低温和超低温冷库,预计每年新增产值25亿元。”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园市政配套道路已建成通车,市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基本进入投产运营阶段。

  “以前每逢‘白蕉海鲈’集中上市期,养殖户大都采用‘打冰’的简易冷冻方式,很多鱼买不出高价,而现在的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里,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产业配套都完善起来了,养殖户的收入也节节攀升。”珠海市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黄锦忠说。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斗门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海鲈,30多年间,斗门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凭借“白蕉海鲈”的知名度,斗门区白蕉镇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19年,珠海获得“中国海鲈之都”授牌。数据显示:2021年,“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3万亩,总产量近15万吨,产值近30亿元。“白蕉海鲈”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鱼”、乡村振兴的“希望鱼”,是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耀眼名片。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做大做强白蕉海鲈产业,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增进对海鲈产业链的主导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园区优势,构建百亿级水产品“标准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标杆。

  三月春光好。眼下,斗门区正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等多所院校和企业,创建广东省海鲈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海鲈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强化培育技术攻关,加强良种化建设,形成“白蕉海鲈”技术标准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力争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发挥海鲈生产地域优势,形成完整的海鲈产业链结构,优化种苗研发、养殖、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发展,提升‘白蕉海鲈’生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