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游客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工作人员在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刺梨加工企业整理展示产品(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一处猕猴桃园内的猕猴桃(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夜景(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的猕猴桃园(7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游客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游客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内一景(7月16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游客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这是位于六盘水市的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7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工人在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车间内作业(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游客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小朋友在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游玩(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这是位于六盘水市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7月16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