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网 - 水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资源捕捞 | 水产加工 | 鱼病鱼药 | 渔业设备 | 市场商贸 | 营养饲料 | 渔业管理 | 渔业信息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种苗资讯 > 华大海洋助力科学家破译东星斑基因组,促进水产南繁产业发展
K.biz | 商业搜索

华大海洋助力科学家破译东星斑基因组,促进水产南繁产业发展

信息来源:shuichan.biz   时间: 2020-08-13  浏览次数:20

11月下旬,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团队联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借助华大海洋技术平台首次成功破译热带地区名贵海水鱼豹纹鳃棘鲈(东星斑)基因组,并绘制了豹纹鳃棘鲈基因组染色体图谱。

华大海洋助力科学家破译东星斑基因组,促进水产南繁产业发展

豹纹鳃棘鲈基因组HIC组装图谱

据了解,豹纹鳃棘鲈俗称东星斑,因经济效益好、体色艳丽、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海南省陆基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逐渐显露。利用第二、三代测序和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构建了豹纹鳃棘鲈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基因组大小为912Mb,contigN50达到1.42Mb,利用Hi-C技术成功将95.7%的组装序列挂载到24条染色体上,鉴定出23924个蛋白编码基因。

该项工作的完成,可深入解析豹纹鳃棘鲈生长快、体色红这些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有效解决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现的种质退化、病害频繁等问题,为开展基因组选育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助力水产南繁产业发展。

华大海洋助力科学家破译东星斑基因组,促进水产南繁产业发展

据了解,这支由陈傅晓研究员带领,以符书源、王永波、谭围等副研究员为核心的科研团队长期坚持在海南省热带海水鱼类繁育科研一线,该团队从2008年开始研发这条鱼,在国内最早突破了豹纹鳃棘鲈人工繁育技术,构建的室外大水体设施化育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和推广的适合海南热带地区陆基工厂化养殖技术模式促使豹纹鳃棘鲈成为海南省陆基工厂化养殖的主打品种。

在当前严峻的生态环保压力下,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凭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海南省石斑鱼养殖产业迅速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预计2019年海南省养成豹纹鳃棘鲈商品鱼达6000吨以上,产值15亿以上。

该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在该院科研基地海南海研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国家级)收集和培育了一个由2000尾豹纹鳃棘鲈亲鱼组成的繁育群体,初步构建了以豹纹鳃棘鲈南海野生个体为主的种质资源活体库,为该鱼的良种选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处:和讯网)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