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严格按照“四个最严”和农业农村部及省、市主管部门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实现“双提升”,并于2016年12月荣获“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
一、健全监管机制,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工作,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在区、乡镇、村(基地)三级建立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室和快速检测点,配备气相色谱仪、综合分析仪等仪器设备16台套,实现对基层关键环节的动态掌握和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二、推进产地治理,夯实质量安全基础。颁布了《绵阳市安州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科学划定渔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近两年,推广智能化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达7332亩,累计建成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个,建成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在重点渔业水域设置养殖环境监控点,定期检测水质,严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三、强化全程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依托农资条码销售管理系统,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系列监管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生产经营主体行为。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15个,追溯面积4500余亩。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质量控制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认真开展“三项记录”及“五项制度”等专项检查。
四、大力扶持引导,促进质量兴渔。出台《加快推进现代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引导渔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互联网+渔业”,鼓励渔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好水产品牌建设。目前,区域内有10家企业依托淘宝网“特色中国•安州馆”实现触网销售,有6个无公害水产品,已注册“凯江河”、“芙蓉溪”两个水产品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