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网 - 水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资源捕捞 | 水产加工 | 鱼病鱼药 | 渔业设备 | 市场商贸 | 营养饲料 | 渔业管理 | 渔业信息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渔业管理 > 沿太湖3公里水产整治工作圆满结束 12574亩水产养殖池塘完成退养任务
M.biz | 商业搜索

沿太湖3公里水产整治工作圆满结束 12574亩水产养殖池塘完成退养任务

信息来源:shuichan.biz   时间: 2020-04-18  浏览次数:12

水产养殖是宜兴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湖荡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客观上存在污染。“养殖池塘底泥和养殖尾水不经净化,直排入河易导致水体氮、磷等元素含量超标。”市水产畜牧站站长毛颖说。2017年5月,国家环保部督导督查组对我市太湖治理工作的“督导意见”中指出“太湖及岸边3公里缓冲区仍有150平方公里的水产养殖,规模较2013年仅减少2.6%”的问题。为将这些农业面源污染彻底“拦截”,我市鼓励水产养殖户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严防水产养殖废水直排入河,尤其针对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水产养殖池塘,采取“分类施策、退治并举”的方式,开展综合整治。

在具体实施中,宜兴市成立相关治理领导小组,并建立工作月报制和市级督查制,及时掌握和沟通各地工作推进情况,并将督查结果报市委、市政府、市“263”办及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周铁、丁蜀、新庄、芳桥等沿太湖四个镇(街道)也随后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及时启动退渔塘口信息核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养殖户台账资料,做到“一户一图一账”。对整治到位的,由我市农林、财政、环保、“263”办对整治绩效进行联合检查验收。为巩固全市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成果,我市实行属地负责制,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联合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控长效管理。

“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整治不能‘一刀切’,水产养殖业还得主动提标升级,达到环保排放要求。”毛颖说。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市实际完成12574亩水产养殖池塘的退养任务和验收,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658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下阶段,根据规划,沿太湖3公里退出来的水面将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入驻,并适度种植莲藕、菱角等水生蔬菜,或建设生态湿地、湿地小区,构建对周边农业生产尾水实施梯度降解净化的防护体系。同时,引导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在沿太湖3公里以外区域逐步压缩污染较大的乌鱼、鲈鱼等常规鱼养殖,发展对水体污染较少的虾蟹。目前,我市已在官林、徐舍、高塍等多地进行了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业化流水槽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试点试验。(出处:宜兴日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