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网 - 水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资源捕捞 | 水产加工 | 鱼病鱼药 | 渔业设备 | 市场商贸 | 营养饲料 | 渔业管理 | 渔业信息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经济 > 水产养殖中,你注意过“有效磷”吗?
6.biz | 商业搜索

水产养殖中,你注意过“有效磷”吗?

信息来源:shuichan.biz   时间: 2020-04-09  浏览次数:10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想知道为什么缺乏,首先要知道养殖水体中的磷主要从哪里来?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想知道为什么缺乏,首先要知道养殖水体中的磷主要从哪里来?

  养殖水体中磷含量非常之低,水体中缺磷现象往往比缺氮现象更为普遍。

  因此,磷也就成为水产养殖中,提高初级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水体中含有磷,可以促进固氮菌和硝化菌的繁殖,加速含氮有机物的矿化。

  磷在养殖水体中的存在形式

  天然水体中,磷以无机磷和有机磷形式存在。一般,把溶解的无机磷(主要以2价、4价磷酸盐形式)、有机磷和不溶解的颗粒磷统称为水体中的磷。而能被水中藻类、植物直接利用的磷元素,才称为“有效磷”。

  有效磷的来源及消耗

  1、外源补水带入:换水,补充新的池塘水,可补充养殖过程中水体有效磷的损耗。

  2、底泥释放:在一定条件下,沉淀于池塘底部的磷可以释放到水体中,补充有效磷。

  3、有机物分解释放:各种水生生物残骸、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经分解后,释放出部分有效磷。

  4、人工施肥补充:人工施磷肥,可以最直接地补充水体中磷含量。但施用方法,会影响有效磷的平衡。如一般“偏瘦”的水体,用化肥碳铵和过磷酸钙做基肥肥水。

  磷的消耗主要是水体中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水体中悬浮物、胶体颗粒和底泥对磷的“固定作用”。

  一方面,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的含磷化合物溶解性和迁移能力比含氮化合物低得多,补给量及补给速率也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水体一般要求呈微碱性,而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中的有效磷就会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钙沉淀,使原有的磷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从而产生缺磷现象。

  水产养殖对有效磷和总磷的需求量

  试验证明,水产养殖的水体中有效磷低于0.05mg/ ml,鱼产量不高;有效磷含量在0.05~0.1mg/ ml,鱼产量得到提高;而有效磷含量在0.1~0.2mg/ ml,可以获得高产;但是有效磷含量超过0.2mg/ ml,则产量下降。

  一般鱼塘水体中,有效磷含量仅占总磷的16%左右。所以,经常说的“缺磷”,并不是指“总磷”的缺乏,而是“有效磷”缺乏。

  在这个意义上,让水体中总磷释放一部分,比“外源补充磷”的效果更好。

  磷元素在6-9月却很容易缺乏。有效磷在弱酸性条件下活跃较高,而养殖水体常要求呈弱碱性,且主要通过泼酒生石灰来实现。水体中的有效磷会和生石灰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钙沉淀,使原有的磷发挥不了作用,导致水体缺磷,因此,鱼虾池施用磷肥前5-7天不得施用生石灰。(

本文转自【

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有效磷氨氮水产养殖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