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养殖的龙虾陆陆续续出产了1000多公斤,青蛙和泥鳅再过一个月也可以对外出售了……”7月15日,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红旗村7组村民肖祥瑞高兴地介绍道。肖祥瑞和妻子陈翠云返乡创业的故事在村里人尽皆知,大家戏称他们为“水产夫妻”。
今年49岁的肖祥瑞,初中毕业后南下广东佛山务工,1996年和陈翠云喜结连理。不甘平凡的肖祥瑞是个勤快人,待人也很热心,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通过创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也跃跃欲试。
2009年,肖祥瑞夫妇揣着多年积蓄,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办了两个灯饰批发店。靠着一路辛苦打拼,夫妻俩站稳了脚跟,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离家多年,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我想待在他们身边,好好照顾他们。”肖祥瑞说,去年,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返乡发展龙虾养殖业。同年4月,他投资40多万元,在村里承包40余亩水塘,建好大棚、围挡等设施,并拓宽了一条通往村里的道路,从湖北引进虾苗,和妻子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肖祥瑞说,为了掌握小龙虾的养殖技术,他专门去湖北、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并请相关专家考察了家乡的水质。本以为这条路会一帆风顺,没想到还是遇到了很多风浪。“养殖小龙虾的方法要根据当地具体的气候、水温、环境等因素来调整,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由于在养殖方面缺少经验,基地里第一个月就有很多小龙虾死掉。”
“经过实践与学习,我和妻子摸索出一套养殖方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小龙虾生存环境的问题。”肖祥瑞介绍,养殖小龙虾的水塘面积不宜过大,10亩到20亩之间为最佳,且每天要有活水加入,保证水质。
在小龙虾投放、喂食等方面,肖祥瑞也很讲究。“头批虾苗投放每亩最好不要超过25公斤,要不断地进行补苗。投喂食物以含蛋白的河蟹饲料为主,投喂量要相对大一些,早上投食要占到全天的20%,每10天左右要补一次钙。”
一年下来,肖祥瑞和妻子克服重重困难,养殖事业慢慢步入正轨,共售出1000多公斤小龙虾,创利4万多元。今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引进了青蛙、泥鳅等水产品。
“家乡是一座宝藏库,能源源不断释放出能量。”展望未来,肖祥瑞信心满怀地说,“等明年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我计划将养殖基地再扩大30亩,然后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